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。
多城宣布二手房政策松动后,最先急的竟然不是买房人,而是卖房客。
据贝壳研究院数据,5月贝壳50城中超六成二手房新增挂牌量环比增长,其中长春、哈尔滨、沈阳、苏州新增挂牌量环比增速超过100%,太原、济南、南昌、南通、无锡等城市新增挂牌量环比增速在50%-100%之间。
成都链家网显示,对外展示的二手房已经高达16万套,7日内新上房源都有1.3W套之多。有从业者表示,成都的二手房挂牌量绝不止对外展示的这些,据说已经超过了20万套。
除了二手房挂牌量,商品住宅库存量也在急剧增加,根据统计数据显示,青岛、沈阳、武汉位居“商品住宅库存量”的前三名,都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。其中青岛市的商品房住宅的广义库存超过了1.8亿平方米,另外有8座城市的广义库存超过了1亿平方米。
为啥?
关于供需关系,楼市有一句经典名言:短期看政策、中期看土地、长期看人口。
政策自不必说,6月仅9天,就有41地出台了各类稳楼市政策。降低首付、降低购房门槛、人才购房补贴、提高公积金贷款上限……为了能降低库存,政府可谓不遗余力。就差把“爸爸们,快来买房吧”,几个字顶在脑门了。
政策松了,在购买能力范围内的房子也就自然多了。炒房客们慌了,眼见前景堪忧,房价大涨的好时代一去不返,赶忙把手中多余的房子抛向二手房市场。购房者终于可以多挑挑、货比三家。
土地方面,2021年“在同一时期大量组织土地集中出让”的“两集中”拿地政策正式落地,叠加限价要求,成效明显。行业大洗牌,众多房企不敢再盲目拿地,企业土地扩张趋势明显慢了下来。
人口呢?年初国家鼓励三胎方针出台,落实在房地产上也有诸多补贴。然而都是反对者甚众,赞同者寥寥。失业、疫情、父母养老……哪一个不是背在当代年轻人身上的沉重大山?
与此同时,精英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,又让年轻父母们陷入深深的焦虑。哪里都需要钱,自己都养不活了,哪还养得起下一代?
人口学中,有一条绕不开的主流理论: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一旦下降,将永不会回升、不可逆转。
数据已经告诉我们,上半年的救市政策反响平平,购房者对楼市失去信心,观望情绪浓厚。房子的金融属性逐渐消退,回归居住属性,房价必将回归到一个合理水平。
同时,还有一点值得注意。有数据显示,现存的待售房源中,相当一部分比例是空置房。
而关于空置房的物业费,部分省市规定,在业主向物业服务企业书面备案后,可按70%至90%的标准交纳物业费,具体比例由当地主管部门规定。
如此情况下,房东自然害怕,不定哪天就要为空置房付出高昂的费用。在经济基本面欠佳、现金为王的当下,二手房一旦松绑,不少房东自然纷纷加入抛售大军,毕竟所谓的纸面财富不如赶紧变现,揣到自己的口袋里才最安全。